NEWS CENTER

汽车线束行业发展趋势概览

发布日期: 2023-01-04 点击率: 31831

1.电动化趋势新能源汽车渗透率显著提升

新能源汽车已进入快速渗透期,国内车厂实现产业转型需求迫切,电动化目标清晰。国内车厂纷纷制定新能源渗透率目标,其中比亚迪3月乘用车销量104338辆,电动化率、东风公司力争2024年全面实现电动化,中国一汽力争2030年全面实现电动化。


1660665708.png


新能源乘用车渗透率取决于需求端、供应端、政策端的共同作用。据乘联会数据显示2022年1-5月新能源汽车渗透率已达到23.4%,已提前实现国务院办公厅在《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 (2021-2035年)》中提出的,到2025年新能源汽车新车销售量达到汽车新车销售总量的20%左右目标。整体来看,无论是从消费者的购买意愿、车企电动化目标和新型车型推出能力、政策对于新能源市场的支持,目前新能源市场都保持着较高的增长活力。2021年全年新能源汽车渗透率达到了13.4%,2022年前5个月渗透率已经突破了20%,6月新能源车零售渗透率更是已达到27.4%。若按照目前高增长态势,新能源汽车2022年渗透率或将达到30%,2025年或将达到40%。但由于上游原材料涨价压力、芯片短缺、政策补贴的结束、乘用车需求的降低、技术更新迭代带来本土车企品牌的淘汰等因素新能源汽车渗透率仍有变数。

2.智能化趋势智能驾驶的快速发展

新能源汽车的发展不仅是在汽车的能源供给上进行更替,与此同时也伴随着智能化对非智能化的逐步迭代。中国颁布的《智能网联汽车技术路线图2.0》进一步明确发展线路: 到2025年,PA(部分自动驾驶)、CA(有条件自动驾驶)级智能网联汽车市场份额超过50%,HA(高度自动驾驶)级智能网联汽车实现限定区域和特定场景商业化应用;到2030年,PA、CA级智能网联汽车市场份额超过70%,HA级智能网联汽车市场份额达到20%并在高速公路广泛应用、在部分城市道路规模化应用;到2035年,中国方案智能网联汽车技术和产业体系全面建成、产业生态健全完善,整车智能化水平显著提升,HA级智能网联汽车大规模应用.

在政策的驱动下,L2级智能网联汽车渗透率有望实现快速提升。随着驾驶自动化水平升级单车搭载的环境感知传感器,如车载摄像头、超声波雷达、毫米波雷达、激光雷达的数量持续增加。目前,国内智能驾驶还处于商业化探索阶段,各领域萌发出许多智能驾驶探索领航者,为智能化发展注入活力。自动驾驶芯片方面: 高通于2019年推出新一代智能座舱芯片产品一全球量产的7nm制程车机芯片SA8155P,已搭载于小鹏P5、 威马W6 ( 参数 图片)、来ET7 和ET5、 哪U Pro、 零跑C11 、长城WEY旗下 摩卡 、玛奇朵和拿铁车型、吉利 星越L 、凯迪拉克锐歌等多款车型;2022年3月英伟达自动驾驶芯片DRIVEOrin正式量产,目前旗下Xavier及Orin芯片已经供应小鹏、蔚来、滴滴、大众(VLKAYUS) 、丰田(TMUS) 、戴姆勒(DDAIFUS) 等大部分主流广商。


上一篇:1月新能源SUV销量榜出炉!

下一篇:新能源化与智能网联大潮的裹携之下,新能源汽车呈现三大趋势

移动端网站